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俄罗斯馆展示当地特色食品“七彩夹心饼干”。 拍友 吕斌 摄
四、进一步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省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浙江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质量高、效率优、创新强、体制活、协调性好的具有鲜明浙江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1.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两个高水平”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质量和效益,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根本途径。必须把实体经济作为着力点,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继续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一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三去一降一补”,坚决打破拖累转型升级的“坛坛罐罐”,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实施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统筹推进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建设,联动推进“互联网+”“智能化+”“标准化+”“文化+”,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促进传统动能修复,再创浙江制造新优势。二是深化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千亿级企业,加快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文化等八大万亿产业做强做大。提升现代服务业新引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提升,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提升。三是全面推进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引导民营企业推进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打造“浙商”品牌。深化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凤凰行动”计划等,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集聚发展、规范发展、提升发展、绿色发展。
2.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聚焦产业创新主战场,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一是加大新经济新动能培育力度。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争创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推动经济、社会、政府的数字化转型。瞄准科技创新前沿,谋划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在人工智能、柔性电子、量子通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引领未来的重量级产业。二是完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建成一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加快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三是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大力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在浙江办学。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3.加快推动大平台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打造高能级平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一是加快推进产业平台整合提升。规划建设一批集聚高新技术、高端要素的载体,打造一批富有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的特色小镇,整合提升产业集聚区、高新区、各类开发区发展水平。二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建设。加快引进和建设一批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大院名所和重大科学装置,全力推动之江实验室和若干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沪嘉杭金科创走廊等大平台建设,建成“互联网+”世界科技创新高地。三是全力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着力把杭州大江东、宁波杭州湾新区打造成为标志性、战略性大平台,在嘉兴、湖州率先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在绍兴、台州等地先行建设境外并购回归产业园,积极争取中国(义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合力建设全球电子商务核心功能区。
4.以“一带一路”为统领,通过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强化开放强省工作导向。一是全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全面增强枢纽功能,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物流枢纽、国际科创合作高地、新型贸易中心、新兴金融中心、国际人文交流基地,在此基础上全面建成“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推进舟山江海联运中心和义甬舟大通道建设,推动实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向贯通、联动发展。二是抓紧谋划自贸试验区2.0版。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建设有影响力的国际油品交易中心和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加快推动自贸区实现“一区多片”布局,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贸试验区国际竞争力。积极推进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发展和义乌“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战略门户建设。三是深入实施优进优出战略。进一步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进一步优化外资结构、提高外资质量,加大对有竞争优势企业的引进力度,高标准建设“千人计划”产业园和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大力培育发展本土跨国公司,鼓励企业到境外收购专利技术、设立研发机构,开展跨国并购重组,建设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和产业园。
5.建立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体制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建设高质量政府。浙江继续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一方面,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机制,健全资本、技术、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主要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规则,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聚集。另一方面,全面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抓紧制定实施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质量、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依法依规实施用地、用电、用水、用气、排污等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推广“标准地”改革,推行“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加大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激发企业家精神,加快提升劳动力素质;研究制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政策、标准、统计、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等体系,全面提升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和创新效率。
(课题负责人:盛世豪 王立军)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