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温州、嘉兴、拱墅、椒江等四个地方总工会,就扎实推进“扩面提升年”专项行动作了表态发言,海瑜同志作了具体部署,讲得都很好,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希望大家学习借鉴,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扩面提升年”专项行动既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超额完成。下面,我强调五点意见。
一、思想认识再提高
从总体上讲,这项工作各方重视、推进有力,取得了很好成效、走在了全国前列。但对照中央、省委的工作要求,对照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对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庞大群体的现实需求,对照新时代工会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我们还有不少短板,存在不小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思想理念跟不上。一些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较为关注传统领域、传统产业,对新业态、新经济、新模式了解不多,知之甚少,对新兴领域、新兴业态工会工作认识不到位;二是畏难情绪比较多。工作上深不进去、深不下去,经费上支持不够、支撑不足,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够用;三是工作标准要求不够高。有的重视建会入会数量,忽视工作质量;有的重视建会入会,忽视服务保障;有的边建边瘫,离真正“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有不小差距。从入会数量上来讲,各地工作成效不一,全省面上仅有1/3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到工会,这个比例与全国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与浙江在全国的地位、影响不相称。今年,在去年的工作基础上,制定了建会不少于1000家、力争1200家,发展会员不少于30万、力争35万的目标任务,这个目标是经过认真研究反复测算出来的,也就是全国先进地区中位数的工作水平。我们一定要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站在浙江工会工作争创一流、为全国提供经验示范的高度,站在竭诚为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的高度,思想再重视,认识再提高,加强紧迫性和责任感,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抓紧抓实。
二、借势借力再强化
积极争取党政重视、部门支持,积极整合资源力量、借势借力推进,是做好这项工作的不二法宝。一是不断深化党工共建。加强与当地党委组织部门协调沟通,借力“两新”工委力量,积极争取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纳入年度“两新”党建工作大局和考核范围。推动党委组织部门牵头,会同其他群团组织,探索建立“组织共建、阵地共用、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的工作模式,共建共享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切实发挥好工会作为互联网企业党工委、快递行业党委、交通运输行业党委等成员单位作用,持续推动互联网、快递、货车和网约车等行业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工作。近期,各级工会要主动走访相关部门,共商年度工作,共解工作难题。最近这段时间,刘忻主席和我,还有我们的分管主席、相关领导和工作专班的同志,将分头走访省级有关部门,走访重点企业和头部企业,推动有关部门更加重视和支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希望各地都要认真加强对接联系,不断深化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工作机制。二是大力争取政府支持。充分利用好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权益维护工作纳入议题范围,大力争取政府政策、资金、活动等方面的支持,逐步推动政府职能部门建立健全子女就学、社会救助、工伤保险等方面的政策体系,从源头上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三是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工会组织枢纽功能和社会影响,积极争取社会组织、爱心企业、慈善人士等方面的资源,通过开展工会志愿服务、建设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实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季等工作载体,集成工会和社会资源,广泛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心关爱活动,以服务促入会,以保障促建会。
三、工作机制再优化
新的一年,要聚焦重点难点,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工作机制,强化工作合力,推动“扩面提升年”专项行动落实落细。一是专班统筹推进。省、市、县三级工会要切实发挥好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会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专班化运行,制定工作计划,听取工作汇报,整合内部资源,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主动走访党政部门、行业协会等单位,积极争取各方重视支持。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谋深谋细、抓实抓细,推动工作落实落细。职能部室要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全面完成工作任务。二是完善考评推进。省总工会将继续把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权益保障工作列入省总工会年度重点工作成效评价内容,并每月通报各地建会入会工作进展情况。市县两级工会也要把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权益保障工作列入本级年度重点工作考评内容,明确目标任务,积极有序推进。三是加强督导推进。要与“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工会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等活动有效结合,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大工作督导力度,着力破解难点堵点,持续推进工作落实。要以“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和省总工会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县级工会建设的若干举措》要求,推动人、财、物等资源下沉,推动解决突出问题,着力培育一批新业态基层工会示范点,努力打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浙江样板。今年,省总工会要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召开党建带工建主题的现场推进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将作为现场推进会的一个重点内容,希望各地要加强工作督导,确保取得实效。
四、支持保障再加强
专项行动是今年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的主要抓手,各级工会要强化保障、倾斜支持,切实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一是强化人员保障。各级地方工会要做到力量聚焦,选好配强专班工作指导员,让业务精、能力强的同志去推动重点工作。要充分利用我省社会化职业化工会工作者政策调整的有利契机,加大招聘力度,委派更多社会化职业化工会工作者,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任务重的乡镇、街道、园区、企业或行业中去,加强基层工作力量,确保“小三级”工会干部队伍相对稳定、有人干事。要加大培训力度,通过“短平快”培训、上门培训、夜校培训,在应知应会、实务操作上下功夫,尽快提升新业态基层工会干部业务素质。二是强化经费保障。要贯彻落实好省总工会《关于新业态基层工会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的各项要求,积极争取财政资金,设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专项经费,不断探索建立“财政支持、工会补助、会员自缴”的经费保障机制。要做好年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专项经费预算安排,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乡镇(街道)工会经费倾斜,确保专项行动顺利实施。去年省总工会1500万元的专项经费下拨之后,个别地方存在经费使用不到位、不规范现象,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个别市级总工会转拨不及时,造成县级工会和基层工会来不及使用;二是少数地方工会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畏难情绪,不愿意使用专项经费,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瞻前顾后、怕麻烦,造成经费存留。今年,这些情况必须坚决杜绝,要切实按照省总要求规范使用好经费。二季度前,各市总工会要对去年下拨的专项经费使用情况开展督查,有结余的必须限时按规使用完,不规范的必须限期完成整改,督查结果由各市总工会财务部门上报省总工会财务部,专项经费使用情况将与省总回拨经费挂钩。三是强化数字赋能。数字化改革仍是今年工会“三大改革”之一,目前“数字工会”已整体上架浙里办、浙政钉,省总工会开发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家园”应用,接入了2826家服务驿站,落实了24项服务内容,还有“群帮惠”“蓝领E家”“心植工”“累了么”等众多数字化应用,在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全总把智慧工会、网上工会建设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全总今年部署的6项重点工作,其中有一项就是网上工会建设,这在以往是没有的。我们要借势全总大力推进智慧工会建设的时机,结合浙江实际,把数字化改革一体推进、一并考虑;要充分运用数改成效,大力推行“建会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家园”等应用,积极推动新业态企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网上入会,开展网上工会服务,逐步构建起建会入会和服务保障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五、工作作风再改进
抓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关键靠干部、关键在落实。我们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谋定后动深筹划,真抓实干求实效,把功夫下在狠抓工作落实上,绝不能因困难而畏缩不前,因一时难以见效而“躺平”。一是工作要深下去。各级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主动联系头部(重点)企业,主动深入到行业协会和困难较多的地方去,主动深入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去,倾听呼声、反映意见,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二是效率要提起来。要细化目标、分解任务,要挂图作战、亮晒比拼,只争朝夕、奋力实干。今年7月份,我们还将召开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现场推进会,届时就是检验大家工作成效的时候。三是质量要高起来。要确保工作实、数字实,要务求建强组织、搞活工作,要力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获得感、有满意度。
同志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服务保障工作,关乎工作大局,关乎社会稳定,关乎工会形象。各级工会组织要迅速行动起来,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昂扬状态,紧盯目标、谋实举措,在聚力助推“三个一号工程”的新命题、新考验中交出工会高分答卷,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作出工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