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在看望慰问高温作业劳动者时来到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街道的诺巢爱心驿家,察看爱心驿家休息区、用餐区、阅读区,了解服务内容和创新做法,要求省总工会和杭州市、上城区坚持需求导向,突出可持续、可复制,不断总结经验,规范运行模式,打响品牌、加强推广,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在手机地图上,动动手指,轻松地可以找到诺巢爱心驿家的位置。随着视角范围的扩大,更多的工会驿站出现在地图上,有效解决了“不清楚、找不到”的问题。而这,只是“请进门”的第一步。如何覆盖有效人群?如何实现“用得上、用得好”?如何让服务深入人心?杭州市总工会探索出的“新”路径,让“爱心驿家”成为了民生服务领域的一张“金名片”。
精准布局:八年磨一剑,擦亮“民呼我为”底色
这是一条长达8年的时间线:2017年,杭州市总工会首创建成第一家市级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爱心驿家”;2021年,“爱心驿家”高票当选杭州“民呼我为”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评选第一名;2024年“户外劳动者暖心服务行动”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在全省统一部署推进下,杭州市“爱心驿家”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得到了全面提升。
精准布局,是杭州市持续加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规划建设的“基石”。数据显示,目前,杭州市已建成“爱心驿家”905家。其中,全国级“最美站点”39家、省级“最美站点”52家。
记者注意到,大量的站点集中在了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和萧山区。究其原因,杭州市总工会的答案兼顾了“科学、合理、便利、共享”4个方面。城镇人口影响因子、城镇规模影响因子、人口密度影响因子和经济发展影响因子……诸多因子叠加,计算权重比例,才有了现在优化后的整体布局。而上述的4个地区,楼宇经济发达,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高度集聚,服务需求量大,故站点分布较多。
逐一破题:激发创新力,以需求决定优先级
市场化运营、集成化服务、个性化功能,是杭州市持续加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规划建设的三大“法宝”。作为杭州市总工会打造的站点样本之一,这三大“法宝”,在突出“共享”二字的诺巢爱心驿家体现得淋漓尽致。
市场化运营如何“破题”?诺巢爱心驿家的场地整合自景芳经合社8000平方米空间,由杭州诺巢酒店管理公司负责管理维护,通过政府给予一次性装修补助,集成了宿舍、食堂、培训教室、停车场、共享充电站、职工休闲吧等10个功能区,打造成综合体式的工会驿站。
集成化服务如何打造?“我们整合群团力量和社会资源,提供‘住、食、健、乐、学’一体链式服务。街道有6个工作室,每周到诺巢轮值服务,包括群团组织教育、职工维权、相亲交友等。还在公共区块打造了9大‘爱心’空间,提升场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凯旋街道总工会工作人员陈海凤表示,他们的目标是让小哥“安心就业在上城”。
个性化功能如何开发?在“寸土寸金”的楼宇间,工会整合利用站点周边高架桥底部空间,改造设置电动车停放处,并配备了8个换电柜、100个换电口,平均每天更换量约800次。
租住在该站点的快递小姐姐陈盼,每个月仅需支付租金700元。下了楼,就是公司的快递网点;马路对面,就是电动车停车场;食堂、超市、书屋都近在咫尺。她感叹道:“省钱又便利,还能经常参加工会组织的年夜饭、生日聚会、节日活动等。”
科学赋能:做实大服务,用“思路”拓宽“空间”
在上城区岳王路,杭州市职工服务中心的爱心驿家服务面积约2000平方米,整合了职工书屋、妈咪小屋、维权调解、心理咨询等各类工会服务功能,这里同时是湖滨街道新就业形态联合工会的活动场所。无论是体量还是功能,都堪称“旗舰站点”。
在拱墅区湖墅南路,24小时运行的爱心驿家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所有户外劳动者可以通过微信扫码进入,起早的环卫工人、派件较晚的外卖员等,都无需顾虑,刷刷手机就能享受到服务,称之为“智能站点”一点也不为过。
在西湖区云州国际,爱心驿家增设的“小哥食堂”,两荤两素的一顿自助餐只要10元钱,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火出了圈。这里还有一面专属“服务屏”,集合全区房屋租赁、岗位招聘、工会政策、法律宣传、消防安全等信息,为户外劳动者解决求职、求租和求知的迫切需求。现在,像这样具有个性化服务的“特色站点”在杭州越来越多。
接下来,杭州市总工会还将在全市蓝领公寓中复制推广“诺巢模式”,让“共享站点”的服务触达更多人群。
思路打开了,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空间”也拓宽了。打造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爱心驿家)“15分钟服务圈”是今年杭州市总工会服务职工的实事项目之一。让盆景变为风景,让风景成为风尚,未来,在杭州的版图上,我们将看到更多综合型、多功能的旗舰站、标杆站,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智能站、便利站,以及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补充站、共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