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大家或许耳熟能详,但你听说过“工会链”吗?不久前,宁波奉化举办了一场“链上工会”推进活动,吸引了快递物流、外卖配送、农创农播等行业的一众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工会链”的概念也随之进入大众视野。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奉化区总工会围绕建设新业态“链上工会”做了大量工作,而所有的努力都指向同一个目标——通过“工会链”的迭代升级赋能“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摸底
奉化新就业形态劳动群体生存状态观察
“什么样的组织形态,可以解决当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基数日益壮大然而保障却无法及时跟上的现实矛盾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奉化区总工会副主席陈伟的心头。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陈伟决定带队深入奉化各大新业态行业,与相关从业人员面对面座谈调研。
去年6月起,一场围绕奉化新就业形态劳动群体生存状态的摸底调查开始了。在陈伟等人持续半年对10余家全区性新业态行业的跟进追踪下,一幅幅新就业形态劳动群体“生存图景”被勾勒展现。据不完全统计,奉化目前共有各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2万余人,其中35岁以下劳动者占比近30%,高中(含)以下文化程度超过85%,而社保参保率则不足50%。
“新业态工会工作推进难度确实比较大,但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陈伟坦言,伴随着以平台化、去雇主化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灵活就业模式不断涌现,当前新业态组织普遍存在以下三点问题:一是“居无定所”,内部管理相对原始;二是“无人问津”,劳动保护等基本权益保障程度相对较低;三是“单打独斗”,企业各自为战,市场竞争相对粗放,上下游产业链间有效协同有待提升。
突破
新业态“链上工会”立体提升专项行动
工作越深入,工作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大。针对摸底情况,奉化区总工会在调研报告中总结道:传统的工会组建和服务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流动性大、分布性广、联系性弱等新变化、新形势和新需求。围绕新业态产业链延伸建会触角、扩大建会广度和深度,成为推动新业态工会工作走向深入的当务之急。
今年5月,经过前期大量工作的接触、积累和沉淀,奉化区深改委出台《奉化区新就业形态“链上工会”立体提升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指出要把组织建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服务落在链上、产业强在链上,通过大力推进“链上组建”“链上管会”“链上服务”“链上维权”“链上发展”五大具体行动任务,实现到2027年累计建成“链上工会”突破200家、吸纳链上会员突破3万人、组织链上培训300余场次覆盖超1万人次的目标计划,为奉化新业态工会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有了党委的行动指南,我们将持续创新工作思路,通过搭建工会‘结对链’、完善‘服务链’,为新业态‘产业链’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工会力量。”奉化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裘尧辉表示。
陪伴
以“价值共同体”驱动“成长合伙人”计划
“每一次遇到困难,工会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作为“链上工会”的重点培育对象,奉化区农创农播行业联合工会副主席江兵道出了很多本土直播行业从业人员的心声。据了解,为了赋能该群体,奉化区总工会此前创新开展了农产品直播“链上比武”,依托共富工坊拉动农特产品销售,带动当地闲置劳动力人均年增收超3万元,为共同富裕注入了新动能。
“工会链”的延伸,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构建形成了“价值共同体”。经农创农播销售的产品,下游将由物流配送行业送到千家万户。同时,为了解决外卖小哥“进小区难”的现实需求,奉化区总工会推出了“小哥专车”2.0版,为外卖员在人车分流小区提供了极大便利。“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让我们打心底里觉得踏实,干起活来也更有奔头了。”奉化区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副主席帅兴隆说。
“我们同在一根‘链’上,是共同体。”裘尧辉说,奉化区总工会将竭尽全力通过“工会链”赋能“产业链”,以“成长合伙人”的形式陪伴每一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