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总

产业工会

县(市、区)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大莲花”网络与通讯保障团队:我们是亚运赛场的隐形守护者

发布日期:2023-09-05 10:37:48   作者:金钧胤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阅读量:

  “第五次调度开始,各工作人员请打开对讲机,进行对讲调试。”随着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场馆网络与通信主管李前兴在广播里一声令下,分布在“大莲花”各个角落的工作人员在同一时间打开自己对讲机和调试设备,检查对讲情况并收集相关数据,为即将到来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做准备。

  “大莲花”场馆战线长、活动多,将承担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开、闭幕式和亚运会的田径项目。“整个网络与通讯保障团队现有32人,在亚运到来之前将逐步扩充至135人。”李前兴介绍,团队需要保障赛事期间4G、5G通讯,互联网与WiFi的安装与设置、赛事期间的赛事专网搭建等一系列通讯服务保障工作。


 精算“大莲花”的每一片花瓣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看台区域可同时容纳8万人,建筑高度近60米,外体造型由花瓣组成,这也是“大莲花”这一昵称的由来。由于“大莲花”的结构特殊性以及庞大用户密度,如何实现网络容量和质量的双赢,成为了整个网络与通讯保障团队必须解决的难题。

  “5G天线安装点越多、越高,辐射范围就越广,范围内的用户就越多。”网络与通讯保障团队网络工程师陈国军说,但接收到的用户越多,通话质量就会随之受到影响,又只能减少安装点。“这就像个莫比乌斯带,破题的方法思考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

  陈国军联系了技术“后端”的浙江移动杭州分公司网络专家团队,经过反复研讨,他们将整朵莲花“拆解”,精确地分成150~200个小区,每一区域的人数控制在400人左右,再使用波束更具有方向性的赋形天线。“让每个小区都拥有一根属于自己的天线,既满足了覆盖指定通信范围,也保证了通信质量。”

  后端专业、前端敬业,自然事半功倍。为确保方案真实可靠,网络与通讯保障团队测试人员采用人工步测手工打点的方式,徒步路径累计200多千米,生成测试文档300余个,在142个维度的对比分析后完成了对场馆5G网络的评估,也为其他亚运场馆的网络通讯保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让亚运更智能

  “随着5G网络的普及,用户手机行为日益复杂,对带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都对亚运期间的通讯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李前兴告诉记者,“大莲花”作为新建场馆,还没有举办过大型国际赛事,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

  面对这一现状,李前兴在刚刚进场时就打起了百分精神,她踏遍“大莲花”的每一处角落,为打造流畅稳定的“通讯高速路”不停奔波。白天,她是网络“女战士”,晚上则是二孩妈妈。

  “‘智能’是本次亚运的办会理念之一,我很荣幸能亲身参与到这场国际盛事中来。”在李前兴看来,家庭给予了她幸福,工作赋予了她价值。仅2021年,李前兴带领团队实现了全国首创具备超密组网能力的弹性网络、打造首个场馆标杆2的n次方组网安全体系以及实现基于智慧亚运的大上行试点技术储备,这些都为智能亚运打下坚实的基础。


  毫秒必争的120小时

  如今,“大莲花”的基础网络部署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团队的工作重心也开始从筹备期的网络建设向亚运临战期的精细优化、流程固化、演训常规化进行转变。“对于我们‘大莲花’来说,整个亚运期间最为紧要的一项工作,便是四次转场。”

  从亚运会开幕式到田径赛事、田径赛事到闭幕式,再由亚运会的闭幕式到亚残运会的开幕式最终到亚残运会的闭幕式。“这四次转场中,最难的同样也是最紧凑的就是第一次转场。从亚运会开幕式结束到田径赛事开始,仅有120小时。”李前兴说,在这段时间里,网络与通讯保障团队要配合其他相关部门,把整个的场景布置从开幕式的舞台改变成专业的田径赛场,保障各部门之间的对讲系统有效运转。

  除了对讲系统,网络与通讯保障团队还要把赛事专网第一时间进行接入并完成调试工作,确保运动员跑过终点时,现场的计时器、监控画面等信息在“毫秒”之间回传至计分系统,让所有人第一时间获悉运动员成绩。

  “我希望整个亚运会期间没有人能察觉到我们的服务,这样我们的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李前兴用一句话总结了整个团队的奋斗目标。

编辑:沈佳慧   责任编辑:沈佳慧
工会新闻
时政要闻
浙江省总工会官网 版权所有:浙江省总工会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路85号 邮件:acftunews@acftu.org.cn 浙ICP备0702245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