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总

产业工会

县(市、区)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由人才破题立科创核心

青山湖科技城总工会持续推动产改聚发展之力

发布日期:2023-06-12 09:32:17   作者:李凡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阅读量:

  位于杭州市临安区的青山湖科技城,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中一个以制造业发展为主的平台,这里集聚了186家规上工业企业、201家国家高新企业和6家主板上市企业,拥有超过3万名产业工人。以强有力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青山湖科技城总工会的必由之路。


  推动产教融合,打造孵化平台

  “工人年龄结构断层严重、技术人员青黄不接,这是我们企业面向未来发展急需克服的当务之急。”“我们企业紧缺机修工、焊工、装配工等技能人才,工会能不能从源头上帮助解决人才培养的难题?”加速推动“产教融合”,深化区域内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是青山湖科技城总工会首先想到的破题之策。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人才培育、一头对接企业发展,在产业工人培养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辖区企业提出的现实问题,青山湖科技城联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工学院、杭州临安区技工学校等职业院校,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打造出一个可以实现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的孵化平台。据统计,自推进这项工作以来,相关院校充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紧扣青山湖科技城产业发展方向,已为辖区企业输送专业技能人才6000名以上。

  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青山湖科技城新达成合作的浙江公路技师学院也将于今年9月迎来第一批定向招生,这将再度充实青山湖科技城产业工人定向培养、定向输出、定向发展的能力,为辖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人才“强心剂”。


  畅通成才渠道,厚植成长沃土

  “在工资集体协商中,针对技术工种实施星级员工评定,万马的技术工人最高每月可享受1500元津贴,如今已有404名技能型职工直接受益。”万马股份工会主席程志华告诉记者,万马不仅在能级工资上让产业工人凭技能鼓了“钱袋子”,还通过开展电梯安装维修工、电线电缆制造工、叉车工等各类技能竞赛,推动建立学、比、评三位一体培养机制,进一步拓宽职工的成长通道。

  万马“内外兼修”的产改实践,是青山湖科技城厚植产业工人成长成才沃土的一个缩影。据介绍,在青山湖科技城的引导下,辖区企业及工会纷纷推动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开展,建立起多层级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和完善体现技能价值激励导向的工资分配制度。截至目前,这项制度已惠及辖区80余家企业1.5万余名职工。

  “我们通过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9家。”青山湖科技城总工会副主席章小芬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专利授权量新增1461件,其中发明专利262件,同比增长 35.71%;新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引进科技型小微企业98家……通过创新平台打造、创新氛围营造,激发产业工人释放潜力、展现活力。


  完善配套保障,树立发展信心

  完善配套、加强保障、做好服务,是青山湖科技城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有力支撑。“通过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我们对企业和职工的需求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章小芬表示,在了解到部分产业工人面临技能提升考证难、用时长等现实问题后,工会组织积极联系培训学校,把课程送进企业,把服务送到产业工人心中,最终的考试通过率达到85%以上,帮助137名技术工人顺利取得焊工、电工上岗证。

  深入推进产改,就要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产业工人。青山湖科技城通过开展主题教育、班前十分钟、劳模工匠主题宣讲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切实加强产业工人的思想教育;通过联动各孵化器运营机构举办人才联谊、职工运动会、读书荟等各类活动120余场,丰富了产业工人的精神生活;通过优化一系列配套设施,开通专属的产业工人“通勤专线”,解决职工出行的需求;通过深化名校集团化合作办学、推进育才托管教育等举措,全面改善了职工子女“就学难”的现状,大大缓解了职工的燃眉之急……

  此外,青山湖科技城还通过推进数字化改革工作赋能产改,如充分运用数智领航平台,实现发展动态“一屏观”、重点工作“一网管”、企业职工服务“一键达”等功能,以数字化手段不断提升职工满意度和获得感,树立起产业工人在青山湖科技城发展的信心。

编辑:沈佳慧   责任编辑:沈佳慧
工会新闻
时政要闻
浙江省总工会官网 版权所有:浙江省总工会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路85号 邮件:acftunews@acftu.org.cn 浙ICP备0702245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