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总

产业工会

县(市、区)

本周点赞 | 将论文写在广袤田野——浙江万里学院陈忠法

发布日期:2025-01-06 16:16:55   来源:  

阅读量:

他是农民心中的贴心朋友,用科技帮助农民致富;他常年奔波在山野田间,将论文写在广袤大地上;他是“致富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20余年!他就是浙江万里学院教授陈忠法!

事实上,在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同时,陈忠法用人生黄金二十多年的时间,将论文写在了充满生机的广袤田野。他凭着一颗坚定的事业心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成为农民心中的“致富特派员”“全科医生”,得到了农民朋友的广泛赞誉和各级政府的多次表彰,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省突出贡献科技特派员、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省功勋科技特派员、甬城最美教师等各类荣誉30多项。

他是浙江省最早的那一批科技特派员之一。2003-2004年,陈忠法在宁波奉化市莼湖镇首次担任市农技特派员,2005年至今在丽水市青田县担任省科技特派员,2021年以来又在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担任市科技特派员。青田县是他对接服务时间最长的地方,多年来他带领农民奔跑在致富的道路上。他助力推广的畜、禽、蜂等生态养殖项目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当地农村产生较大影响。助力培养出了丽水市“青年养蜂能手”“养蜂带头人”、季宅乡“养兔带头人”、省美丽牧场、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等先进典型;培训农民近3000人次、重点服务企业 30 多家,累计带动 600 多户农户和养殖企业增收数千万元。2017年4月,陈忠法从青田县祯埠乡改派到季宅乡担任科技特派员。有过多年特派员工作经验的他敏锐地发现,季宅乡虽地处偏僻,但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野桂花、伍倍子等野生蜜源植物较丰富,村民也种植一些油菜、紫云英及桃树、梨树等农作物。陈忠法认为,在此处发展养蜂业是最佳的选择。在陈忠法的推动下,季宅乡先后成立了青田县山荷土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季宅蜜蜂之家”,利用这些平台承担服务蜂农的职责。“甜蜜事业”如火如荼地发展,“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正式成型,已带动全乡150多户农户养殖中蜂2200多箱,每年可以为蜂农带来经济效益约150万元。

在陈忠法的推动下,2019 年民进浙江万里学院支部同丽水市青田县季宅乡党委签订了《共建乡村振兴服务基地协议书》。利用万里学院科技人才优势,为季宅乡开展农业技术、乡村干部履职能力等方面培训和现场技术服务,并同季宅乡校结对开展教育文化交流活动,在季宅乡校建设“蜂文化科普教育实践基地”,传承养蜂技艺、弘扬蜜蜂精神,在寓教于乐的自然课堂中以独特的蜂文化来教育学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蜜蜂精神”特色校园文化和“蜂文化科普教育”实践品牌。2023 年,此案例入选浙江省委教育工委高校人才服务山区 26县创新案例之一。

如今,这份“甜蜜事业”同样在宁波海曙区龙观乡进行得红红火火。2021年12月,他在海曙区龙观乡担任市科技特派员,依托龙观乡人民政府和结对服务企业宁波市易乐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服务指导龙观乡中蜂产业的发展。四明山中华蜜蜂是宁波的一个特色地方良种,主要分布在四明山一带,适应当地环境气候,具有优良生产性能和抗病性强等特点。龙观乡是四明山是华东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绿色宝库’,蜜源植物比较丰富,又无环境污染,能酿造出天然成熟好蜂蜜。在龙观乡,陈忠法指导易乐达公司以山水为媒,以蜜蜂为业,建立“中华蜜蜂科普教育基地”,开展蜂文化科普研学、宣传“保护中蜂,保护生物多样性”主题公益活动,为龙观乡正在创建的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服务。陈忠法在龙观乡建立“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中蜂养殖产业,带动农户共同富裕。已建立中蜂生态养殖示范基地2个、设施作物蜜蜂授粉示范基地3个,推广中蜂生态养殖技术和蜜蜂授粉技术,开展蜜蜂授粉服务,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有人问他“怎么还在当科技特派员?”陈忠法说:“每当我帮助农民解决些技术问题,农民对我是非常客气的,我觉得能够得到农民的喜爱、欢迎和认可,这是最大的收获了。”


编辑:zjsjygh1   责任编辑:zjsjygh1
工会新闻
时政要闻
浙江省总工会官网 版权所有:浙江省总工会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路85号 邮件:acftunews@acftu.org.cn 浙ICP备0702245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