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潜心钻研业务,追求卓越。她教学风格新颖独特,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技能精益求精。她就是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和省示范课堂获得者,浙江财经大学“首批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人才”、“首届教学优秀奖”、“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朱凌。
培根铸魂,乐做学业启航的引路人
“听,数组在歌唱,元素像音符一样富含跳跃的悠扬;看,指针在闪亮,地址传递可以把值神奇般地变换……”为了激活课堂,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朱凌将枯燥的编程知识点写成了一首诗。
在讲授人工智能技术时,朱凌“春风化雨”般巧妙融入课程思政,指导学生利用灯带制作“闪亮的党徽”、开展“我与哪位党史人物更相似”等实验,献礼建党百年。在传授前沿科技的同时,也在学生心中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
而在讲解摩尔斯编码时,朱凌引入《永不消逝的电波》、《风声》等优秀红色电影片段。“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抑扬顿挫的声音荡气回肠,学生仿佛接受了一场红色精神的洗礼。
当得知部分新生专业基础薄弱,朱凌主动担任“共享导师”,腾出周末宝贵的休息时间组织强基班,开展课外强化公益培训,倾力承担“启航计划”等学业帮扶志愿服务超1000小时。
润物无声,善做学生朋友的知心人
朱凌主动走进与倾听学生,关怀大一新生的适应情况,关心大二大三学生的学业规划,心系大四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曾有两名学生由于熬夜玩游戏导致白天常常上课睡觉。朱凌便多次约他们谈心,从阿基米德到图灵,从三皇五帝到两弹一星,就这样一步步地从历史聊往现代、从神话聊向科技、从学业聊到人生、从梦想聊进内心。渐渐地,学生从沉迷打游戏转变为沉浸打代码。最后,一位成功进入加州大学深造,另一位毕业后成为了世界500强企业的优秀IT工程师。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论出处,朱凌对凡是来求教的学生都不遗余力地给予帮助。一位从未学过C语言的会计学院同学在大三暑假找到朱凌,诉说自己想考信息技术类硕士的想法。虽素昧平生,但朱凌依然悉心指导,帮他耐心分析国内外考研形势,制定科学周密的学习计划。最后,经过师生共同努力,这位同学成功考上了康奈尔大学信息管理的研究生,目前就职于全球知名科技公司。
在求学路上,朱凌就像一束光,照亮学生前进的路,让学生更有力量迈过每一道坎,不断有新的收获。十余年来,她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与省级奖600余人次,被学生誉为“金牌教练”。近年来,其所带本科生升研率高达60%。其中20余名本科生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深造;多名毕业生就职于华为、微软等全球知名企业。
怀揣赤诚,勤做服务师生的热心人
作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朱凌勇立潮头,敢挑重担,坚持“党建+”教学、科研、育人等工作深度融合。无论是青年教师在工作中碰到问题,还是老同志在生活上遭遇困难,她始终像知心姐妹一样用心开导、暖心鼓励、定向帮扶,为群众办实事,用真心筑真情。她带领支部入选“浙江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与企业进行基层党建共建,支持乡村数字化改革工作,开展博士讲堂、校企合作、大咖论坛等传达“中国梦”的美好愿景。
作为副系主任,朱凌扎实推进“三风”建设,以“红色领航+前沿技术”推动所在学科入选“国家双万计划”浙江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组建多支教学科研团队,层次递进式打造金课系列。在国际化教学中,她向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在线宣传中国抗疫成果,传播中国声音,将课程思政国际化。在科研探索工作中,她与国际一流学术团队合作,联合攻关学术前沿,助力智能化生物数据采集与分析,在后疫情时代发扬“西湖工匠精神”。
作为校女教授联谊会的常务理事,在学校领导和工会的殷切关怀与大力支持下,主动投身到各种组织工作中,通过“龙井问茶”、“中国功夫”、“文化沙龙”、“古韵国风”等系列丰富的活动,让女教授们时刻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也让财大女教授“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成为学涯湖畔一道最靓丽独特的风景线。
回归初心,愿做教育使命的坚守人
作为一个码农,朱凌常常被问:“你在学校能收获什么?出人头地?还是百万年薪?”对此,她总是淡然一笑。
2020年的一个下午,朱凌照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研讨会。突然,学生现场向她发起“求救”:“朱老师,我最近做实验遇到了难题,代码丢了,但录了视频,您能帮我看看哪里出了问题吗?”朱凌爽快地答应了。学生立即打开视频,屏幕上跳出几行文字:“接下来开始讲代码,这个代码比较复杂,大家注意,仔细看,别眨眼——今天,我们亲爱的导师(过)生日啦!”随后,画面中播放了学生们的暖心祝福和师生间日常互动的温馨片段。原来这一天是朱凌的生日,虽然她忙得自己都忘了,但是学生们却把导师的生日记在了心里,并特地定制了写满“代码”的蛋糕和鲜花气球,为导师举办了一个别样的生日会。——谁说程序员不浪漫?学生们不可爱?像这样的感人瞬间,还有很多很多。朱凌说,学生的爱就是她最大的收获。
深耕教育一线17年,朱凌深深感受到,“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就需要这种教育的力量。”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朱凌觉得很值得,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