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波工会认真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要求,提升劳动领域矛盾纠纷主动感知、源头预防、多元化解能力。全国总工会、浙江省总工会分别在宁波召开会议,推广相关经验。
一是数智化感知,织密矛盾纠纷捕捉网络。建立联动机制,与政法、公安等14部门定期共享分析情况;搭建数智应用,研发“片区通”“工情通”数字应用,归集涉及劳动关系线索,进行派单处置,推动基层末梢变为“治理前哨”;实行片区管理,按照50家基层工会或5000名会员划分片区,配齐工作力量。
二是多维度防范,构建矛盾纠纷预警链条。坚持靠前引导,编印“班前十分钟”等宣传资料,招募337名律师参与工会志愿服务,发布“普法微讲堂”短视频70多期;加强常态排查,每年排查1.1万家企业,建立风险防控清单和预警制度;强化跟进疏解,每年安排50万元用于劳动关系协调员技能提升,开展500场以上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帮助3万多名职工驱散灰色情绪。
三是一站式化解,形成矛盾纠纷解决闭环。突出信访前置,工会领导干部、常委定期到窗口接待职工,主动融入“民呼我为”体系;推进化解多元,探索劳动争议“调裁诉”联动化解机制,建成131个工会劳动关系调处工作室,每年调处劳动争议3000多件;做实法律监督,与人社、法院、检察院建立劳动法律监督协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制订《工作指引》,1个案例入选全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典型案例,2024年发布“一函两书”13份。